Social Icons

Pages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蔣貢康楚仁波切

噶舉第四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現在印度菩提迦耶
他是藏傳佛教曆史上非常重要的活佛,這個小孩是第四世的蔣貢康楚仁波切,第一世的蔣貢康楚。
仁波切是西藏著名的無教派改革“利美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現在11歲,現在印度菩提迦耶。

如同這樣,開始時,兩位蔣貢(蔣貢意為“文殊怙主”,此處指蔣揚欽哲與蔣貢康楚)依授記的綱要共同修法除障,一旦康楚取得殊妙的巖藏寶藏便交給欽哲鑒定,而欽哲亦於事先及事後舉行薈供,尤其當三根本意集取出時,欽哲做了極豐盛的供養。之後,漸漸的密咒護法一髻母曾兩次在凈觀中清楚的闡釋了隱喻體文的巖藏法稿以及取出的時間等等。那段期間,只要康楚心起念,都能毫不造作,如水到渠成般開啟,並出現空行母云集以及許多殊勝的吉兆。

亦師亦徒:
其中一個超越時空的師徒關系是蔣揚欽哲|蔣貢康慈。有次,在一個二十九日的晚上,欽哲仁波切在清凈正觀中,見其上師康楚化現持明成就尊吽卡啦,在他清明的覺受中接受康楚三根本意集的灌頂、教導和口傳。由於此事,巖藏密法的整個意義與重要清晰的涌現于欽哲心中。另在一次黎明時的禪定凈觀中,康楚看見一座嚴飾的壇城。中間坐著蓮師,外相顯現的卻是尊貴的欽哲仁波切,其空色不二的光身顯示法無定相。康楚虔誠的頂禮,隨欽哲復誦持明尊日修相應法的皈依、發菩提心與七支佛事供養。欽哲在修習生起本尊,祈求加持後,將寶瓶置於康楚頭上,賜予菩提心的密灌。在智慧灌頂時,欽哲授與以佛母為代表的覺性,然後,從其心中射出水晶,展示康楚說:“萬法本空,究竟明凈,如水晶放光,任運成就。”如此揭示之後便消失不見,繼之化現忿怒尊,即刻召喚巖藏護法,引起騷動,宛如在前。康楚為欽哲最重要的根本上師之一。康楚七十四歲時,欽哲向他說:“我總共有一百五十位上師,其中四位是最重要的,而這四位中僅剩您在世間,因此,我現在要向您稟告我的修證和境界,請您聽我訴說。”當康楚聽完欽哲的報告後說:“像您這樣的修證和功德,可說已如貝瑪拉密扎和蓮師一樣,達到究竟的佛果了。”

利美運動:
十九世紀的西藏,教派主義盛行,門戶歧見之深,污毀了精神生活,並造成分化,引起宗教論爭和迫害,連帶一些傳承也幾乎湮沒失傳。康楚接受了一百三十五位以上不同傳承上師的法教後,與欽哲、秋林共同發起了佛教的復興運動,稱為“利美運動”。“利美”意為無偏見,其目的並不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宗派或組織,而是將各宗豐富的內涵蒐集起來,使對每個人都有利益,對於開放的心態,以及捨棄教派藩籬的觀念有很大的啟發。他們主張遵循自己的傳承努力修行,同時承認其他的教派和傳承具有同等價值而給予尊重;不貶人褒己,也不賤他尊我。參加此運動的人不限于宗教學者和行者,還有許多有才華的藝術家、詩人、醫生,乃至科學家,如米畔仁波切。第十四世大寶法王迭求多傑影響了這個運動,同時也受其影響。他將傳承之教法授與康楚與欽哲,又將一些不共教法授與康楚。當時,宗教上還存在著另外一個矛盾,就是精神的物質主義盛行。一些寺廟的方丈和教師關心為廟宇建造金頂和巨佛,遠甚于佛法上的實修,因此,漸和法教失去相連。康楚因此大力提倡實修的重要性,為自己的開悟,親身去體驗法教。重新弘揚實修傳承也是當時的復興重點之一。

五巨寶藏:
康楚編寫了一套西藏佛教的重要巨著,稱為五巨寶藏,包含五部共九十余冊,內容為(一)仁青特佐(Kichen Terdzo)即巖藏寶藏,共六十三冊,包含曆代德童(巖取者)所取的珍貴法教。(二)噶舉那佐(Kagyud Ngak Zod)即教傳密藏,共三冊三卷論文,包含了瑪爾巴的噶舉傳承所有密續和精義。(三)雪佳佐(Sheja Zod)即全知寶藏,共三冊,涵蓋了西藏宗教、文化和曆史的所有層面。(四)嘉千卡佐(Gyacchen Kazod)即文集寶藏,共十二冊,包含了康楚所有的雜著和文章。(五)旦那佐(Dam Ngak Zod)即心密藏,共十冊,包含了八大傳承的修持法。五巨寶藏無分別地延續了各大傳承垂危的生命,並賦以活力。它是部劃時代的巨著,也是首要且最圓滿的“利美”運動的表現。

利美影響:
康楚所建立的灌頂和口傳的法教弘揚甚廣,它利益了包括寧瑪的噶陀、白玉、歇欽與佐欽等殊勝傳承的持有者,以及薩迦、格魯、止貢、達龍和噶瑪噶舉的弟子。經由他的慈悲及所作的佛行事業,直接、間接利益了各方眾生;他的教化為有緣者開啟了真義的大門。他在灌頂、修法、薈供時,奇異吉兆如甘露沸騰外溢,香味遠處可聞等,皆為眾人所知。此外,他可穿墻無礙,在石頭上留下手足印痕,此乃因他已證入空性,不執萬法為實有故。康楚在圓寂前預言,他將以身、口、意、功德、事業等五種化身轉世,而意的化身將登坐主床于八蚌寺。西元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康楚八十七歲,在許多稀有殊勝的神變幻化中離開了身宅,融入法界。康楚一生的事跡,以五巨寶藏九十余冊來看,似乎畢生精力都投入著書造論的工作。以他無分別地弘揚新舊經續的法教來看,似乎畢生精力又都投入了傳揚佛法的工作。以前行的積聚資糧凈化,到正行的生起、圓滿次第,並伴隨無數不可思議曼達的修行來看,似乎畢生精力也都投入了泥封關房中的修行。以修復舊寺,興建新廟,到啟建一百五十座以上的盛大法會來看,似乎他畢生又投入了十波羅密的事業。無怪乎西方學者珍史密斯稱譽他為西藏的達文西。“利美”三大師──欽哲、秋林和康楚三位至友互為師徒,共同開啟巖藏,振衰起蔽,弘法利生,正如一千年前將佛教傳入西藏,弘揚大圓滿法教的三勝尊──貝瑪拉密扎、蓮花生大士和毗盧遮那大譯師,只是時間、劇本不同而已。康楚從語和意的弟子,人數之多無法想像。從前、後藏到康,三地的學者、班智達、成就者,以至大、小聖士無不是其弟子,其中最主要者即為欽哲。兩位蔣貢(文殊怙主)──欽哲和康楚的善妙名聲,在康藏各地,從淵博學者到純樸牧人,如風行草偃,無人不知,以至於今。總而言之,康楚的佛行應驗了佛陀在《楞伽經》上的授記:如此在於當來時 救度者其名羅卓五種所知導師者 降臨成為大勇士蔣貢康楚千諾!

亦師亦徒:
另外一個超越時空的師徒關系是大寶法王噶瑪巴|蔣貢康楚。從第十四噶瑪巴開始至今,在曆代的轉世中,兩者均互為師徒。第十四世噶瑪巴在康地旅遊時,康楚即曾與之同行擔任工作。一八六O年,噶瑪巴在八蚌寺為第十世錫杜舉行坐床期間,繼續不斷教導康楚,返回祖普後,康楚亦追隨至祖普受教。一八六八年噶瑪巴圓寂前,將傳承交付給他。第十五世噶瑪巴卡確多傑由康楚與欽哲正式認證,並在祖普寺為他舉行升座大典。一八八六年,卡確多傑到八蚌寺見康楚,這位年長的學者將自己“五巨寶藏”和時輪金剛法的灌頂、教授和口傳全部授與他,並再為他授菩薩戒。一八八八年,卡確多傑回來繼續受教于康楚,包括梵文、星相、醫學、藝術、中觀、般若、毗那耶、阿毗達磨和彌勒五論。接著,他走訪宗薩寺,由欽哲處得到薩迦傳承的成就法選集灌頂,之後再回八蚌寺接受康楚香巴噶舉的教法。二、三年後,卡確多傑再回八蚌寺接受康楚“喇嘛貢都”的灌頂、教法和口傳,並印製康楚的《巖藏寶藏集》六十三卷。第二世蔣貢康楚欽哲歐澤生為卡確多傑的兒子,也是他的心子之一。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炯立佩多傑由第十一世錫杜與第二世蔣貢康楚處接受沙彌戒,後來並由蔣貢康楚授與仁欽特佐、大手印和那洛巴六瑜伽的教法。一九五六年左右讓炯立佩多傑認出了當時甫一歲半的第三世蔣貢康楚,三年後,在錫金隆德寺為他舉行坐床典禮。從此直到一九八一年噶瑪巴圓寂前,一直如影相隨,不曾分離。

蔣貢康楚仁波切看到某一件(比跟我們在一起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所以先離開了我們:
1992年3月,錫金隆德寺大規模的僧寮重建工程開始,為的是希望趕在大寶法王登基前完成。他的最後一件工作是將隆德寺大殿的大佛像裝藏並修法開光完畢。由於他對大寶法王清凈的三昧耶戒,使他得以將整座佛像覆鎏黃金。當他開光完畢後,很高興的對他的侍者說:‘我終於把大寶法王的所有心願都完成了!

這是意外發生前4天的事。在裝藏時佛像曾流下了淚水,當時大家不以為意。事後分析,也許這是一個仁波切即將拾報,天人同悲的徵兆。第2世卡盧仁波切當時3歲,出生後即不曾哭鬧過。仁波切意外發生的前2天,他連續在半夜驚醒哭叫。26日當天早上,有位喇嘛要下山到西利古利,他急忙拉他到房間,從玩具堆里摸出一輛小車,比手畫腳顯得很心急,連續幾次做出車子行駛後翻覆的動作。喇嘛不明所以,安慰小卡盧仁波切他會小心,殊不知他是在預示蔣貢仁波切的不幸事情。

1992年4月6日清晨6點半,仁波切與同行的2位侍者由他的司機開著車經由卡林邦經西利古利要回隆德寺。行經西利古利南邊的國道,正往南行駛時,為了閃躲避免輾及馬路中央的一隻小鳥,慈悲的蔣貢仁波切急喚司機打方向盤。當時路面有點潮濕,車子迅即滑向一邊,在蛇行了30、40公尺之後,撞上了路邊的一棵樹,衝擊力太強烈,他們全被拋出車外。仁波切的司機與侍從貢噶喇嘛稍後都在醫院中傷重過世。

第5世大寶法王德新謝巴曾在禪觀中預見第16世與第17世大寶法王之間有大障礙,並記錄在他的書里。大部份仁波切,尤以堪布卡塔仁波切、波卡仁波切、桑傑年巴仁波切等為代表,無不認為:蔣貢康楚仁波切是為帶走(大寶法王重回我們噶舉傳承的)障礙而離去的。

這個障礙顯然是眾生的,緣于眾生功德不夠。蔣貢仁波切生前曾不只一次告訴他的弟子,他這一生無以回報大寶法王對他的恩情,如需為大寶法王舍命,就是粉身碎骨,他一秒鐘都不會猶豫。

堪卓仁波切事後接受新聞採訪,談及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舍報時說:此意外發生,很多老仁波切都認為蔣貢仁波切看到某件比跟我們在一起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所以先離開了我們。我以為蔣貢仁波切對其根本上師(第16世大寶法王)的虔誠與奉獻是一個完美的例子,他把大寶法王的遺願都完成了。我想是他強烈希望再次來時,終其一生都能與第17世噶瑪巴大寶法王在一起。

轉摘自【佛教線上 - 佛法論壇



圖:右起第二世卡盧仁波切與噶瑪巴、蔣貢康楚仁波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提供寶貴的意見與我們分享